脑瘤昏迷,三方法治疗效果佳

肿瘤治疗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脑瘤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很大的病症,一般来讲,在人们的身上出现脑瘤后,其很可能就会有昏迷的症状发生。而脑瘤昏迷,大家可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治疗。

1.放射治疗

(1)完善的放射治疗计划必须由神经外科、神经影像、放射肿瘤治疗和放射物理等多学科合作完成。

(2)颅内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范围包括肿瘤切除术后防止肿瘤复发或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及未完全切除的肿瘤,但对3岁以下儿童禁忌,对不宜放疗的3~6岁儿童可通过化疗控制病情来推迟放疗;适合放疗的肿瘤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胚胎性肿瘤、松果体实质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及肉瘤,以及未完全切除的良性肿瘤及亚恶性肿瘤(如垂体腺瘤、脑膜瘤、脊索瘤、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生殖细胞瘤等还应考虑实施全脑脊髓轴放疗;脑深部或累及丘脑、基底节、脑干等重要结构的肿瘤可单独采取放射治疗;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如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或神经母细胞瘤)可考虑单独放疗;视神经胶质瘤也可单独放疗并获得较长时间缓解;颅内多发转移瘤可考虑全脑照射+病灶局部照射。

(3)常用的放疗方法有①常规分割放疗传统多采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进行全脑加局部缩野补充照射。②非常规分割放疗仅用于年龄>70岁、预后差的胶质母细胞瘤的快速放疗,可分为超分割放疗、加速分割治疗和少分割放疗3种。③间质内近距放疗一般适用于幕上原发或转移性肿瘤,CT检查显示病灶较局限、边界明显、直径不超过6cm者。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用于颅内病变直径小于3.0~3.5cm、常规手术难以达到或常规放疗不能很好控制的肿瘤,剂量范围为15~20Gy。

2.化学治疗

目前化学治疗概念的外延已扩展到细胞毒性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促细胞分化类药物、抗侵袭药物和细胞信号转导调节剂等。化疗宜在术后尽早开始,多采用术后放疗前先行化疗或二者并用。高脂溶性、小分子量、非离子化、作用时间短、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且对正常脑组织毒性小的药物适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

目前脑肿瘤的代表性新型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连续治疗5天,28天为1个周期,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胶质母细胞瘤(客观有效率为22%~29%)和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优点为较宽的抗肿瘤谱、可口服、吸收快速完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与其他药物没有叠加毒性、可用于对亚硝基脲耐药的患者,常见副作用为恶性、呕吐,口服剂量大于1200mg/m2时会出现骨髓抑制。

3.其他辅助治疗

(1)免疫治疗①单抗导向治疗;②应用自体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及白细胞介素-2(IL-2),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刺激抗肿瘤免疫;③应用干扰素;④制备各种瘤苗。⑤采用局部微波或射频加热治疗。

(2)光动力学疗法采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可选择性地被肿瘤摄取并潴留的特点,于术前4~24小时内静脉注射HPD,保持避光,在开颅切除肿瘤后用激光照射瘤腔。

(3)基因治疗①抑制胶质细胞的恶性增殖;②促进胶质细胞的分化;③诱导瘤细胞凋亡;④促进抗肿瘤免疫;⑤降低胶质瘤的微侵袭性;⑥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与增殖;⑦抑制抗耐药基因的表达;⑧增加放射治疗敏感性和化疗的耐受性。

展开全部内容